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插装阀原理图

作者:行业动态 日期:2025-04-03 21:21:55

  这里给出两张图,来简要说明盖板式插装阀的基础原理1、第一张图表明,插装阀从原理上是在传统单向阀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插装阀的功能是传统单向阀所不能够比拟的。

  右图的阀芯,不开单向阀阀芯那样的几个小孔,并在弹簧腔顶部开出控制油口,这样只要加上或不加上控制油,就可以自如地开或关这个阀口,正向、反向都可以。

  2、仔细考虑一下就不难发现,传统液压阀实际上都是由液阻构成,只不过液阻的形式有所差别。

  但进一步思考,发现上面介绍的阀口,如果加于适当的控制,也能轻松实现不同形式液阻的作用。

  例如,让阀口全开,就像换向阀阀口;如果将其开度加于限制,就可以是节流阀阀口。

  3、第二张图,表示了用传统液压阀构成的液压系统(下部),如何用插装阀组成等价的系统(上部),黑三角表示油源。

  传统的系统由大规格,例如32通径的7个大阀组成:2只节流阀(02,03),1只溢流阀(04),3只单向阀(01,05,06),1只电液换向阀(00)。

  而上部的插装阀只要4只插装阀(01,02,03,04,其规格可完全比常规阀小一个档次,其阀口过流面积非常可观)和一只10通径的电磁换向阀(09),和1只先导压力阀(10,与插装阀04构成先导式溢流阀,作背压阀用)。

  4、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时,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过04背压阀(先导式溢流阀)和06单向阀回油箱。

  与此相对应的上图:电磁换向阀09处于右位,先导油将01、03两只插装阀关闭。

  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液压缸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缸右腔经过04插装阀与10先导阀组成的背压阀(先导式溢流阀)回油箱。

  5、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的情况,与上图电磁阀处于左位的情况相对应,这里就不罗嗦了。

  6、这张图下图的电液换向阀应该改为中位时PABT四个油口都封闭的O型阀,就跟上部电磁阀处于中位时完全对应了。

  1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 口。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能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当有电流信号输入时,衔铁带动挡板 逆时针方向偏转一θ角时,阀芯因p1 p2而向左移动输出液压信号。阀芯 左移,带动反馈杆下端小球也左移, 最终阀芯停止运动,取得一个平衡位

  了解柱塞泵和液压马达分类结构,泵性能比较 掌握柱塞泵和马达工作原理、参数计算,泵选用

  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 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能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图52.作二位二通阀如图6a和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和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的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

  表1 先导阀控制的滑阀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2.2 插装压力控制阀对插装阀的x腔进行压力控制,便可构成压力控制阀。

  1.作溢流阀或顺序阀如图11a,在压力型插装阀芯的控制盖板上连接先导调压阀(溢流阀),当出油口接油箱,此阀起溢流阀作用;当出油口接另一工作油路,则为顺序阀。

  2.作卸荷阀如图11b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当电磁铁通电时,出口接油箱,则构成卸荷阀。

  液压油从P1流入P2流出,出口油液通过阀芯上的中心阻尼孔、盖板和先导阀接通。

  当减压阀出口的压力较小,不足以顶开先导阀芯时,主阀芯上的阻尼孔只起通油作用,使主阀芯上、下两腔的液压力相等,而上腔又有一个小弹簧作用,必使主阀芯处在下端极限位置,减压阀芯大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压力增大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泄漏油液单独流回油箱,实行外泄。

  1 插装阀概述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插装阀分类:插装式方向控制阀,插装式压力控制阀,插装式流量控制阀功能:采用插入连接方法,能实现常规液压控制阀的功能,且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通用性强,体积小,流阻小,密封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动作灵敏很适合大流量(大于200L/min)的液压系统。

  前面所介绍的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是普通液压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液压阀,如插装阀、比例阀和伺服阀等。

  插装阀插装阀(逻辑阀)是一种较新型的液压元件,它的特点是通流能力大,密封性能好,动作灵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因而大多数都用在流量较大系统或对密封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系统。

  它由控制盖板、插装单元(由阀套、弹簧、阀芯及密封件组成)、插装块体和先导控制阀(设先导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见图组成。

  方向控制插装阀插装阀组成各种方向控制阀如图所示,图 (a)为单向阀,当p Ap B时,阀芯关闭,A与B不通,而当p Bp A时,阀芯开启,油液从B流向A。

  图 (b)为二位二通阀,当电磁阀断电时,阀芯开启,A与B接通;电磁阀通电时,阀芯关闭,A与B不通。

  二通插装阀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液控单向阀,图中A和B为主油路仅有的两个工作油口,K为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相接)。

  当K口无液压力作用时,阀芯受到的向上的液压力大于弹簧力,阀芯开启,A与B相通,至于液流的方向,视A、B口的压力大小而定。

  反之,当K口有液压力作用时,且K口的油液总压力大于A和B口的油液压力,才可能正真的保证A与B之间关闭。

  ☐图 (c)为二位三通阀,当电磁阀断电时,A与T接通,电磁阀通电时,A与P接通。

  ☐图 (d)为二位四通阀,电磁阀断电时,P与B接通,A与T接通,电磁阀通电时,P与A接通,B与T接通。

  在图 (a)中,若B接油箱,则插装阀用作溢流阀,其原理与先导式溢流阀相同。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关闭状态位置。

  ★不能实现系统保压要求 其根本原因是泄漏: 1)从高压腔引出的控制油经先导电磁阀的阀芯配合

  间隙泄漏到油箱,或经主阀芯圆柱导向面的间隙 泄漏到低压腔; 2)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锥面不密合; 3)阀套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圈失效; 4)通道块体内部铸造质量不好(如气孔、裂纹、疏 松等); 5)通道块连接面间密封不良。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开启状态位置。

  ★主阀芯不能开启 根本原因: 1)控制油腔内的控制压力过高; 2)弹簧力过大; 3)油路口A或油路口B内油液压力不正常; 4)阀套的小锥面磨损,造成进出油口有效作用面积分

  配变化,使开启压力降低; 5)先导阀故障或盖板有异常; 6)主阀芯与阀套制造精度差、阀套嵌入通道块体时其

  精心整理1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能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插装阀与我们所说的普通液压控制阀不一样,它通流量可达到1000L/min,通经可达200~250mm。

  它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实现同或断,与普通液压控制阀组合使用时,才能实现对系统油液方向、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7.6.1 插装阀Cartridge Valve插装阀(逻辑阀),是一种较新型的液压元件,它的特点是通流能力大,密封性能好,动作灵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因而大多数都用在流量较大系统或对密封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系统。

  它由控制盖板、插装单元(由阀套、弹簧、阀芯及密封件组成)、插装块体和先导控制阀(如先导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见图7.16)组成。

  当K口无液压力作用时,阀芯受到的向上的液压力大于弹簧力,阀芯开启,A与B相通,至于液流的方向,视A、B口的压力大小而定。

  反之,当K口有液压力作用时,且K口的油液压力大于A和B口的油液压力,才可能正真的保证A与B之间关闭。

  介绍一些在使用插装阀和叠加阀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普遍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根据流体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正真适合的插装阀或 叠加阀,同时考虑流量、压力、温度、材料、 连接方式和防腐蚀等因素。

  插装阀由阀体、阀芯和驱动装置组成,通常采 用螺旋结构使得阀芯插入或退出阀体。

  叠加阀是一种将多个 阀门叠加在一起使用 的装置,以实现更 复杂的控制功能。

  插装阀适用于简单的流体控制管理系统,而叠加 阀常用于有必要进行复杂流体控制的系统。

  叠加阀由多个独立的 阀门组成,可通过调 整各个阀门的开关状 态来实现不同的控制 效果。

  3.先导控制阀 安装在控制盖板上或集成块上,对插装件的动作来控制的小通径阀。 功能:控制插装件阀芯的动作,以实现插装阀的各种功能。

  1.插装件 是插装阀的主体,由阀体、阀芯、弹簧和密封件组成。可以是锥阀式结 构,也可以是滑阀式结构。 插装件有不同的结构和职能。

  采用带阻尼孔的插装阀芯并在控制口C安装压力控制 阀,能够组成各种插装式压力控制阀。

  方向阀组件: 结构图 Biblioteka 号压力阀组件: 结构图 符号

  1)用来改变液压系统中各油路通断关系的阀类 2)液压系统中控制液流方向的阀类

  单向阀(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换向阀(手动、机动、电磁动、液动、电液动等)

  定义:普通单向阀是只允 许液流一个方向流动,反向 则被截止的方向阀。要求正 向液流通过时压力损失小, 反向截止时密封性能好。

  将方向阀组件的控制口通过阀块和盖板上的通道与油口A 或B直接沟通,可组成单向阀。

  由一个二位三通电磁滑阀控制方向阀组件控制腔的通油 方式,可组成二位二通阀。

  由两个方向阀组件并联而成,对外形成一个压力油口、 一个工作油口和一个回油口。三通插装阀的工作状态数取 决于先导换向阀的工作位置数。

  B口接油箱,A口经节流小孔与控制腔和先导阀压力相通 节流小孔可直接加工在阀芯上 B口接负载时为顺序阀

  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构成,从原理上讲相当于在普通液压阀上, 装上一个比例电磁铁以代替原有的控制(驱动)部分。根据用途和 工作特点的不同,电液比例控制阀可大致分为电液比例压力阀、电液 比例流量阀和电液比例方向阀三大类。下面对三类比例阀作简要介 绍。

  7.6.2.1 比例电磁铁 比例电磁铁是一种直流电磁铁,与普通换向阀用电磁 铁的不同主要在于,比例电磁铁的输出推力与输入的线圈 电流基本成比例。这一特性使比例电磁铁可作为液压阀中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上班时间:9:00-18:30)。

  1 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就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与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得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得一种多功能得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得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得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得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得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与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二通插装阀得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由于盖板就是按通用性来设计得,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得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块体就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与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得基础阀体。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得通口,阀芯得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得称作B口。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 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能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图52.作二位二通阀如图6a与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与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得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

  1.作溢流阀或顺序阀如图11a,在压力型插装阀芯得控制盖板上连接先导调压阀(溢流阀),当出油口接油箱,此阀起溢流阀作用;当出油口接另一工作油路,则为顺序阀。

  2.作卸荷阀如图11b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当电磁铁通电时,出口接油箱,则构成卸荷阀。

  液压油从P1流入P2流出,出口油液通过阀芯上得中心阻尼孔、盖板与先导阀接通。

  当减压阀出口得压力较小,不足以顶开先导阀芯时,主阀芯上得阻尼孔只起通油作用,使主阀芯上、下两腔得液压力相等,而上腔又有一个小弹簧作用,必使主阀芯处在下端极限位置,减压阀芯大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压力增大到先导阀得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泄漏油液单独流回油箱,实行外泄。

  减压阀在调定压力下正常工作时,由于出口压力与先导阀溢流压力与主阀芯弹簧力得平衡作用,维持节流降压口为某定值。

  当出口压力增大,由于阻尼孔液流阻力得作用产生压力降,主阀芯所受得力不平衡,使阀芯上移,减小节流降压口,使节流降压作用增强;反之,出口得压力减小时,阀芯下移,增大节流降压口,使节流降压作用减弱,控制出口得压力维持在调定值。

  1.作节流阀在方向控制插装阀得盖板上安装阀芯行程调节器,调节阀芯与阀体间节流口得开度便可控制阀口得通流面积,起节流阀得作用,如图12a。

  实际应用时,起节流阀作用得插装阀芯一般都会采用滑阀结构,并在阀芯上开节流沟槽。

  3 插装阀设计使用需要注意的几点1)插装阀在工作中,由于复位弹簧力较小,因此阀得状态主要决定于作用在A、B、X三腔得油液压力,而pA、pB由系统或负载决定。

  若采用外控(即控制油来自工作系统之外得其她油源),则p x就是可控得;若采用内控(即控制油来自工作系统本身),则p x也将受到负载压力得影响。

  所以负载压力得变化及各种冲击压力得影响,对内控控制压力得干扰就是难免得。

  因此,在进行插装阀系统模块设计时一定要经过仔细分析计算,清楚了解整个工作循环中每个支路压力变化得情况,尤其注意分析动作转换过程冲击压力得干扰,特别就是内控方式。

  2)如果若干个插装阀共用一个回油或泄油管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管路压力冲击引起意外得阀芯移位,应设置单独得回油或泄油管路。

  4)由于插装阀回路均就是由一个个独立得控制液阻组合而成,所以它们得动作一致性不可能像传统液压阀那样可靠。

  为此,应合理设计先导油路,并利用梭阀或单向阀等元件得技术措施,以防止瞬间路通而导致系统出现工作失常甚至瘫痪现象。

  5)阀块又称集成块或通道块,它就是安装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及与外部管道连接得基础阀体。

  阀块中有插装元件得安装孔(也称插入孔)及主油路孔道与控制油路孔道,有安装控制盖板得加工平面、安装外部管道得加工平面及阀块得安装平面等。

  4插装阀集成液压系统得油路标示与识图插装阀构成得液压系统油路比一般系统要复杂,通过油路标示可较好地展示油路走向。

  由F1、F2组成进油调压回路,F1为单向阀,用以防止系统中得油液向泵倒流,F2得先导溢流阀2用来调整系统压力,先导溢流阀1用于限制系统最高压力,缓冲阀3与电磁换向阀4配合,用于液压泵卸载、升压缓冲;由F3、F4组成上缸上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6为上缸上腔安全阀,缓冲阀7与电磁换向阀8配合,用于上缸上腔泄压缓冲;由F5、F6组成上缸下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1用于调整上缸下腔平衡压力,先导溢流阀10为上缸下腔安全阀;由F7、F8组成下缸上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5为下缸上腔安全阀,单向阀14用于下缸作液压垫时,活塞浮动下行时上腔补油;由F9、F10组成下缸下腔油液三通回路,先导溢流阀18下缸下腔安全阀。

  另外,进油主阀F3、F5、F7、F、9得控制油路上都有一个压力选择梭阀,用于保证锥阀关闭可靠,防止反压使之开启。

  图133150kN液压机插装阀集成系统系统实现上缸加压、下缸顶出自动工作循环得工作原理如下。

  (2)上缸快速下行电磁铁1Y、3Y、6Y得电,插装阀F2关闭,F3、F6开启,泵向系统供油,输出油经阀Fl、F3进入上缸上腔。

  于就是液压机上滑块在自重作用下加速下行,上缸上腔产生负压,通过充液阀21从上部油箱充液。

  (3)上缸减速下行当滑块下降至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2s后,电磁铁6Y失电,7Y得电,插装阀F6控制腔与先导溢流阀11接通,阀F6在阀11得调定压力下溢流,上缸下腔产生一定背压。

  (4)上缸工作行程当上缸减速下行接近工件时,上缸上腔压力由压制负载决定,上缸上腔压力升高,变量泵输出流量自动减小。

  当压力升达先导溢流阀2调定压力时,泵得流量全部经阀F2溢流,滑块停止运动。

  (5)保压当上缸上腔压力达到所要求得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后,电接点压力表发信号,使电磁铁1Y、3Y、7Y全部失电,阀F3、F6关闭。

  (6)泄压上缸上腔保压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发信号,使电磁铁4Y得电,阀F4控制腔通过缓冲阀7及电磁换向阀8与油箱相通,由于缓冲阀7得作用,阀F4缓慢开启,以此来实现上缸上腔无冲击泄压。

  (7)上缸回程上缸上腔压力降至一定值后,电接点压力表发信号,使电磁铁2Y、5Y、4Y、12Y得电,插装阀砣关闭,阀F5、F4开启,充液阀21开启,压力油经阀F1、阀F5进入上缸下腔,上缸上腔油液经充液阀21与阀F4分别至上部油箱与主油箱。

  (8)上缸停止当上缸回程到达上端点,行程开关1S发信号,使全部电磁铁失电,阀F2开启,泵卸载。

  (9)下缸顶出及退回令电磁铁2Y、9Y、10Y得电,插装阀F9、F8开启,压力油经阀F1、F9进入下缸下腔,下缸上腔油液经阀F8排回油箱,实现顶出。

  令电磁铁9Y、10Y失电,2Y、8Y、11Y得电,插装阀F7、F10开启,压力油经阀F1、F7进入下缸上腔,下腔油液经阀F10排回油箱,实现退回。

  表23150KN液压机插装阀系统电磁铁动作顺序表2液压系统油路标示插装式液压系统有一定得特殊性,识图与油路分析往往有困难。

  在此,根据上述资料,标示部分动作得油路,主进油路用粗实线与实箭头标示,主回油路用粗实线与虚箭头标示;控制油进油路用细虚线与实箭头标示,控制油回油路用细虚线与虚箭头标示;电磁铁得电用“+”标示。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意的毛病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